来源:小编 更新:2025-04-07 04:16:09
用手机看
想象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孩子们手舞足蹈,沉浸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这不是童话,这是真实发生的,就在我们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科游戏节正在上演。
3月14日,国际数学日,北大附中第二届数学文化节盛大启幕。这一天,校园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乐园,充满了各种数学小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玩乐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面面俱圆”找生日、“四巧板”拼图、“骰子大挑战”……这些游戏不仅考验孩子们的数学知识,更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活动现场,16个盖章游戏,每个游戏都充满了趣味,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北大附中数学学科长马晶告诉我们,这些游戏都是面向全体学生征集的,北大数院的老师们也带来了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马晶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些动手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认识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其实很好玩。
在数学教师刘福合的眼中,玩游戏就是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不再畏难。他笑着说:“玩游戏,就是让他们对数学别畏难、有兴趣就可以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田刚也来到了北大附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数学科普讲座。田刚教授表示,数学是基础学科,严谨的数学训练能培养系统性思维。这种思维是最重要的,无论一个人做不做数学研究,培养数学思维都大有裨益。
田刚教授多次提到“兴趣”这个词。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越超前学越好,小学就开始学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的内容,这种功利化做法其实不适合孩子的成长。大学中学贯通培养,不是中学的基础没打好,就开始去学大学的知识,而是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学的课程,展开探索。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的发展。人才培养方式要因人而异。
无独有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了齐鲁地区鼎舜小学第四届数学文化节。这次活动以“慧玩数学 智启思维”为主题,旨在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活动现场,数学作品展十分亮眼,学生的几何图形拼接等作品,展现了对知识的理解,引发了“数学与生活”的讨论。数学节设算、玩、做、讲四大板块,融合了五个一与数学6个一活动,目的是检测三环五步课堂模式下四维联动数学创新教学成果。
速算小达人比赛锻炼了核心数学技能,数学游戏嘉年华则包括数独、汉诺塔、魔尺、七巧板拼图等传统益智游戏。这些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还让他们在玩乐中深刻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南京低年级“无纸化”期末考也充满了创意。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评闯关活动欢乐开启,孩子们在“百味农场”游戏中,通过采摘、计算、拼图等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南京市瑞金路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无纸笔测评活动。语文测评活动以“蛇来运转”为主题,数学测评活动则融合了本学期的数学知识,设置了福字图形屋、鞭炮乐算坊、拨珠福袋墙等闯关小游戏。
南师附中雨花台学校小学部也迎来了有趣的期末无纸化评价。孩子们在“勇闯智慧岛”游戏中,通过解谜、拼图、计算等活动,不仅检验了他们的学习成果,更让他们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学科游戏节里,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他们用无限的创意和热情,点亮了数学的奇妙世界,也点亮了他们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