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编 更新:2024-12-13 08:11:20
用手机看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建构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通过对中班建构游戏的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探讨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本次观察记录的建构游戏主题为“城市建筑”。游戏总目标包括: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2. 学会按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3. 学习小组合作技能;4. 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成功喜悦。
游戏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了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如积木、塑料瓶、泡沫塑料等。同时,还组织幼儿参观了附近的建筑工地,了解建筑的基本结构和材料。
游戏过程:幼儿分组进行建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公园”、“医院”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始讨论、设计、搭建自己的作品。
1. 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搭建过程中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材料,如将积木堆叠成高楼,用塑料瓶制作窗户等。这表明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 幼儿的有目的构造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例如,在搭建“公园”时,幼儿会设计游乐设施、树木、小桥等,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
3. 幼儿的小组合作技能
在小组合作中,幼儿能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在搭建“医院”时,有的幼儿负责设计,有的负责搬运材料,有的负责搭建。这种合作使幼儿学会了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幼儿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在游戏结束后,幼儿会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他们不仅关注作品的外观,还会从功能、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这表明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得到了提升。
丰富游戏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幼儿按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加强小组合作,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鼓励幼儿欣赏和评价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建构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本次观察记录,我们深入了解了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能够不断探索、创造,实现全面发展。